一切教育都可以歸結為自我教育。學歷和課堂知識都是暫時的,自我教育的能力才是不可或缺的終身財富。?是么是教育?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?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又是什么?古今中外無數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,發表了許多言論。但是我們最后可以發現,對教育評判的最中肯、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。?作為一個教育家和教育學家,倘若其自身不具備洞察人性的智慧,說出的話就容易局限于經驗的總結,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,
前言:高考結束,有的孩子會考上985、211,有的孩子會落榜,但是無論成敗,作為父母,都不得不面臨的殘酷真相其實是:如果不出意外,你的孩子必將平凡。??01孩子們終將平凡,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?在孩子很小的時候,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:“你長大了想做什么???”?日本的小孩子在面臨這個問題時,往往會回答,長大了想當電車司機、面包師、清潔工……?但這樣的答案在中國是會被無情嘲弄的。誰家孩子要是敢說自己長
你相信智力(intelligence)可以靠后天努力而改變,鼓勵孩子積極評估及發展自己的潛能嗎??1978年,美國教授做了一項實驗,找來一群孩子玩拼圖,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情緒反應。拼圖開始時很簡單,后來變得越來越難。?實驗之前,教授就預料到,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有不同的反應。事實也確實如此。伴隨拼圖越來越難,有些孩子開始抗議:“現在一點都不好玩了!”后來實在受不了了,堅持要“放棄”,甚至直接將拼圖推到地
長久以來,人們對教師的認識上的一個偏差,就出在不把教師看作創造者,僅僅把他當作知識傳遞者。?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師,而是每個教師都要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求你去創造。教育的魅力是創造的魅力,是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。??1教師的使命不斷變化,不變的是教師始終須對人一生負責任?教師、醫生和律師、建筑師、工程師是不一樣的。一類是跟物質生產相關,一類跟人相關。?而教師和醫生,盡管都與人打交道,但醫生的對
從歷史長河看,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價值觀主要就只有“真、善、美”三種型態:人類古代教育是以“善”為中心展開的教育體系,中國的第一個教育思想家孔子創立了以“仁”中心的教育體系,形成了儒家的教育傳統,這種教育傳統特別重視“仁義禮智信”這種道德人格的培養,主導了中國兩千多年,直到現在,中國的以“德為本”的教育體系,培養“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”全面發展的人,盡管吸收了許多西方教育的要素,但其核心價值觀與整體
隨著現代家庭教育的普及,和快速有效的發展,每個家庭逐漸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為重視。說起孩子的教育,每個家長都會有很多的經驗之談和獨到之處。因為孩子的性格、成長經歷都不一樣,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,孩子的性格和發展也就會有所差異。但是,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,都希望孩子將來成為有用的人,有出息的人。當今,每個家庭,每個孩子都是一只“倍受呵護的小鳥”,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這只小鳥自由翱翔,飛得更高、更遠,而實際